在2024年全市“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质效提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2024年全市“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质效提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区坚持以基层治理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通过建立制度、建强队伍、优化服务保障等措施,积极探索创建“老党员工作室”,引导老党员发挥自身优势,为基层治理凝聚桑榆力量、注入银发动能。</p>
抓好“三个环节”,增强建设推力。
一是明确创建理念。
坚持“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工作理念,以党建带群团的方式充分整合资源,建立“阵地联用、活动联办、困难联克、服务联动”的“四联”机制,与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儿童之家、文化服务中心等联建联用,保障老党员工作室硬件完善、软件规范。
二是强化整章建制。
结合犀牛老街以“亲、和、廉、融”为核心的街区融合共治基层治理模式,细化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内容、服务方向等具体事宜,建立工作室年度活动项目计划清单,完善老党员轮班、日常走访、接待日等制度机制,明确意见征集、交办反馈、归档管理、活动开展等工作标准和要求,保证工作室常态运行、老党员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
三是搭好组织架构。
打造“1+4+N”(即:1个工作室、4支银龄志愿服务队、N支由各类志愿者、社会义工、爱心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工作模式,形成“党委挂帅+工作室赋能+老党员覆盖”工作格局,引领带动辖区居民、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小区发展治理,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小区。
找准“三类人员”,凝聚银龄合力。
一是选好带头人员。
注重从活动中观察、从实践中发现掌握一批政治素质高、身体条件好、热心公益、甘于奉献的老党员,通过主动“选”、广泛“招”、上门“请”等方式,推选出省优秀老干部志愿者田仁菊作为老党员工作室负责人,带领工作室老党员“走上台、唱好戏、当主角”。
二是配强骨干队伍。
积极探索“支部+老党员工作室”模式,鼓励更多资历深、威望高、责任心强的离退休党支部党员带头加入老党员工作室。
借助社区“犀望一家”社会企业平台,广泛宣传动员,吸纳招募老党员中的老教师、老医生、水电工、泥瓦匠等11名专业人才加入工作室。
工作室现有退休干部、社区老党员和党员志愿者58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三是配优联络人员。
为每个工作室选派一名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社区年轻同志“联络员”,协助工作室负责人抓好日常工作,及时向社区反馈工作室工作动态和老党员的意见建议,在开展活动时参与服务、提供帮助。
今年以来,联络员先后为工作室解决问题、办理实事120余件,为工作室常态化运转提供坚实保障。
做优“三类服务”,提升工作效力。
一是打造政策理论“宣讲室”。
充分发挥老党员政治优势,以“今天我来讲”“讲党史、家风传承”等微讲堂为平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内容,精心打造宣讲课程,把政治话语、学术名词转化成百姓话、土味话,开展各类理论宣讲200余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常态长效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二是打造党员群众“连心室”。
充分发挥老党员威望优势,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积极收集社情民意,掌握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愿,建立群众“微心愿”清单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