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同志们: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p>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

近期,本人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专题辅导等方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和《决定》《公报》进行了深入学习,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了新的认识,下面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二十届三中全会进行专题辅导。

一、为什么要学(一)历史定位要求我们必须学。

改革开放迄今40多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历届三中全会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它成功理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历史视角回顾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的历程,改革开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1年为改革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其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92—2002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其中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正式开启;2003—2011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其中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进行全面部署,成为新世纪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2012年至今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阶段,其中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系统部署,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

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因此,历届三中全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掌握经济改革工作重点,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开展工作,推动经济发展。

(二)历史贡献促使我们必须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这是一个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定义,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标准的现代化定义,提出这么高标准的现代化定义,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性政党的必然。

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进行擘画,全会通过的《决定》,紧扣一个主题、聚焦一个总目标、部署一系列改革举措,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部署,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把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能够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凝聚了解放思想的识变之智,谋划了守正创新的应变之方,彰显了迎难而上的求变之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