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模式监管的思考 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模式监管的思考近年来,随着预付式消费模式在教育、健身、餐饮、美容美发、家装、娱乐等行业中大量应用,有关预付卡、会员卡、预付费的各种消费纠纷不断增多,然而,由此引发的消费者投诉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涉及众多消费者且金额较大的预付式消费群体性投诉,易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p>
一、预付式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统计,2020年1月1日至12月9日XX局共受理预付式消费投诉26件,主要涉及教育、健身、餐饮、美容美发、家装、娱乐等行业领域。
从消费者投诉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停业关门无人担责。
由于预付式消费具有先付款、再消费的特点,消费者一旦遇到经营者欺诈,或经营不善倒闭、恶意卷款潜逃等,往往很难挽回损失。
如消费者徐女士在“XX全局性小时代音乐餐厅”充值10000元,由于商家经营不善倒闭,卡里余额7500元无法追回。
如消费者李女士在XX区文龙街道凯旋天街的“糖果乐园”办理了一张价值366元20次的会员卡,截止投诉之日,还剩16次未消费,商家经营不善已关门,无法继续消费卡里的余额,消费者多方维权,仍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二是买卡容易退卡难。
经营者在推销预付性产品时,往往满口承诺,可是消费者一旦提出解除约定,要求退还钱款时,就会遇到各种障碍。
有的经营者要收取违约金、有的要扣除高额的“服务款”、“手续费”、更有甚者分文不退,反而要消费者再补费用。
如消费者黄女士在XX区“望子成龙舞蹈艺术培训中心”给其孩子报名购买了价值2660元的舞蹈兴趣培训班的舞蹈培训课,后因商家更换舞蹈老师,家长和孩子都不愿意继续学习,联系商家要求全额退款,但商家称退款需要8%的手续费,商家拒绝退款。
三是预存话费送手机套路多。
消费者郭某在XX某手机数码通讯店办理预存话费送手机后收到“你申请的信用全网购分期贷款995元…”内容的短信,自己承诺手机卡2年在网使用而享受优惠,所购手机是自己花钱购买的,超过优惠金额的价款已补足差额,不存在贷款买手机的事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贷了“深圳风豹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款。
如消费者陈某反映,在XX某5G华为手机店参与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价格:5980元),商家宣传承诺购机后每月返话费,一共返十年,但从该商家的经营现状来看,消费者现在认为商家有经营不善关门歇业的可能,到时承诺的返费难以兑现。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恶性竞争造成预付卡折扣越打越大,事后经营者却无法兑现。
由于连锁店通过借助发卡集资快速扩张,这给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