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乡村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参考范文 2024年乡镇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参考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2024年,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履行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基固本筑堡垒,党建引领促发展,为推动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p>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一)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按照“五个基本”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规范标识标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服务功能。
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村务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实地参观等方式,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台账,通过微信、QQ等平台,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沟通,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农村、社区、机关、企业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批示范党支部。
在农村,以“党
2024在党委组织部长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范文 2024在党委组织部长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政绩观问题,多次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实求效。
**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正确政绩观教育,制定出台政绩观正负面清单,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用好考核结果,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拓进取、狠抓落实,推动形成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局面。
一、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全面把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一、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全面把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丰富绩观的丰富内涵内涵系统深入开展正确政绩观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准确领会正确政绩观的内涵要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一是原原本本学。
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以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定期开展学习研讨。
市委组织领导干部参加践行正确政绩观专题培训班,各级领导班子举办专题读书班,对正确政绩观、新发展理念、债务化解、经济责任审计、统计法规等进行系统学习,不断提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认识。
二是循迹溯源学。
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工作期间的调研点位、重要嘱托进行系统梳理,打造循迹溯源现场学习示范路线、教育基地。
每年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擘画的‚印迹‛、牵挂的‚心迹‛,深刻体悟总书记在我省工作期间提出的干部政绩观‚五重五轻‛问题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内涵和实践要求。
三是研讨交流学。
组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围绕‚以进取心对待干事创业、以平常心对待职务变动‛主题开展专题讨论。
开设‚‘一把手’谈政绩观‛专刊,刊发各市直部门、县(市、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学习心得体会。
分层分类组织全市40周岁以下各领域年轻干部集中培训,围绕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全覆盖开展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大讨论,让正确政绩观越学越清、越辩越明。
二、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立起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实二、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立起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实践标尺践标尺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出台政绩观正负面清单,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从干部作风、实绩排名、日常表现等多维度考准考实干部。
一是列出正负面政绩清单,考准考实政绩表现。
向市直重点部门
【★】2023-2024人教初中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四单元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13课罗斯福新政选择题1.1929年10月,美国股票价格暴跌,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
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疯狂的股票投机活动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C.德、意、日法西斯的殖民扩张D.美国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2.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
下列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漫画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的时代背景是()A.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D.经济大危机的冲击3.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B.‚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C.‚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4.为应对下图中的严峻形势,美国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宅地法》B.实施罗斯福新政C.提出杜鲁门主义D.推行马歇尔计划5.下表为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导致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发展落后于苏联的原因是()A.苏联模式弊端显现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C.经济大危机的冲击D.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6.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在经济大危机下,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下列新政措施中,有利于改变农产品过剩的措施是()A.推行‚以工代赈‛B.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C.调整劳资关系D.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7.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
这形象地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波及范围广B.破坏性特别大C.持续时间长D.引发政治危机8.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他完成‚这项任务‛的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B.推行‚以工代赈‛C.调整农业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9.‚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A.调整农业B.‚以工代赈‛C.调整工业D.整顿银行
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范文2024年,局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及省市委重要工作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工作机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以安全生产的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一、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一、树牢安全发展理念1.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
和指示批示精神。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会议、党组理论中心组、党支部主题党日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局系统领导干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实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担当。
2.2.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学习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平安志愿者”等主题活动,营造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守护万家平安的浓厚氛围。
推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将安全生产纳入局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对新招录人员初任培训设置安全生产教育课程,提升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破除安安全生产不是中心工作的错误观念。
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3.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制定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推动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实质化运行,局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健全安全生产协调机制,强化统筹协调、防治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安全生产格局。
4.4.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组织签订平安建设责任书,推动各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指导工业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强化源头防控,加强前瞻应对,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5.5.优化内部安全管理。
优化内部安全管理。
抓实内部治安防控,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和协防措施,举办救护员专场培训,定期开展内部治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断加强内部安全防控网建设。
持续做好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保密宣传教育和微信泄密专项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反间谍、反邪教斗争。
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两会”等重要敏感时期的安全运行。
6.6.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认真宣传贯彻省、市突
2024年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与提纲2篇 20242024年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年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与提纲提纲汇篇汇篇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2月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决定。
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今天根据会议安排,我们此共同研讨2024年全国两会的精神。
今天,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对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走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
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在我看来,今年的两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近3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无论是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关注和保障。
这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
二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2023-2024年,一系列政策举措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
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进一步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相关堵点;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外资24条”加快落地见效,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就如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坚持法治建设。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就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举措和建议。
这些举措和建议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正、更加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两会中,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
2024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1/1261262024年坚持树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全”“发展”成为高频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安全”出现了5555次,“国家安全”出现了1818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出现了9191次,“国家安全”出现了2929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围绕这些重要论述,今天和大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一)什么是国家安全2/12612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特质。
不论顺境、逆境,我们都非常注重国家安全。
什么是安全?有的人说,人的概念有多复杂,安全的概念就有多复杂。
实际上,对于安全,目前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
一般来说,安全是指客观上没有或很少威胁、主观上没有或很少恐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第一章第二条指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的历史演变.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国家安全观是传统安全观。
19491949年10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2”12月6日,毛泽东同志乘火车离开X赴莫斯科,随行人员有秘书陈伯达、警卫汪东兴、机要叶子龙、翻译师哲,于1212月1616日中午到达莫斯科。
毛泽东同志到苏联的目的是什么?其一,给斯大林祝寿,19491949年1212月2121日是斯大林7070岁生日。
其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1950年1月2020日,周恩来同志到达莫斯科。
经过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