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市场乱象频发亟需引起重视 珠宝首饰市场乱象频发亟需引起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收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珠宝首饰等传统富贵人家的“专属品”也走进更多寻常老百姓家。</p>珠宝首饰市场乱象频发亟需引起重视

根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珠宝行业总体承压,增速同比有所减缓,但从社消品零售额角度看,珠宝零售依然实现正增长且增速略高于全部社消品平均增幅。

但是珠宝消费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接到的相关投诉举报也越来越多,整个行业存在着以次充好、涉假侵权、维权困难等乱象,亟需规范。

一、存在的问题(一)虚假宣传现象严重。

有的珠宝首饰店售卖的商品含量不达标,以足金冒充“千足金”,名不副实;有的将钛、银等金属混合而成冒充铂金进行销售,甚至直接在珠宝鉴定证书上作假。

同时,伴随直播带货的发展,珠宝首饰行业也投身于热潮中,但主播业务不熟或故意虚假宣传,导致产品介绍与实物不符,也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例如,2022年1月,安徽省某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一起直播带货,商家将空心手镯对外宣传为实心足金手镯销售,最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40000元的行政处罚。

(二)销售套路五花八门。

在珠宝首饰商品销售过程中,折叠商品标签、隐瞒饰品重量、采取误导性的商业话术等花式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就黄金饰品而言,当前市场上销售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往往只写了价格,不标注黄金的克重,如果要以旧换新,各家金店换购标准也是各不相同,没有统一标准,而且关于“一口价”换购产品的增值服务,大部分商家也仅限于口头告知消费者。

2022年12月,XX局接消费者举报称某金店以“一口价”黄金可以等价更换“克重”黄金等话术诱导消费者购买“一口价”黄金,不告知消费者克重,并在售出时将首饰标签收回,却在消费者想要等价替换“克重”黄金时以各种理由拒绝,因商家售出时开具的单据往往并未写明克重,且部分商家已将首饰标签信息收回,执法人员难以取证。

(三)售后服务缺乏保障。

当前,国家鉴定珠宝首饰的项目主要是针对珠宝首饰的材质进行鉴定,至于设计和损坏原因暂无鉴定标准;且由于珠宝首饰的特殊性,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规定将其列入“三包”范围之内,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商家往往会收取维修费或按折价、以旧换新进行处理,珠宝一经经售不能退货也已然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例如,XX局曾接到一起投诉称,某珠宝店销售的黄金耳环存在做工质量问题,但消费者被商家告知只能更换店内一口价的黄金饰品,当商家否认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时,高额的检测费用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四)涉假侵权问题突出。

对于珠宝的侵权形式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商品或使用近似商标,二是直接抄袭品牌的珠宝款式,三是在珠宝款式上进行微调,以此掩盖其抄袭行为。

珠宝版权的侵害行为日益增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严重损害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例如,2022年4月,一家名称带有“金六福”字样的店铺在店招、装潢、商品上突出使用“金六福珠宝”“香港金六福”字样,被六福集团有限公司起诉至广州白云法院,法院最终以商标侵权为由,判决被告赔偿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