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10小题)小题)1.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p>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A.严禁对外贸易B.长期闭关锁国C.加强封建皇权D.抵御外敌入侵2.马克思曾评论清朝:“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封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政策是()A.八股取士B.重农抑商C.文字狱D.闭关锁国3.《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认为:“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
这委套制„„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
”对“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B.宋朝设置刺史分知州权力C.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4.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
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闭关锁国的政策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D.军机处的设立5.清朝学者徐大椿在《道情》中写道:“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作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
„„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该学者抨击的是()A.八股取士B.厂卫特务结构的设置C.军机处的设立D.文字狱与文化专制6.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7.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折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
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
”他的奏折最能说明()A.清朝的官僚体制日益腐败B.文字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危害颇多D.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侵入沿海地区8.清政府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的出口„„”这体现了清政府的政策是()A.友好邦交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D.鼓励贸易9.办事大臣的特点是“勤、速、密”,其职责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该机构是()A.枢密院B.宣政院C.军机处D.御史台10.《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对“大错”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A.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完全禁止B.隔绝了海峡两岸的正常往来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