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堂作业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堂作业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赵汝适在《诸蕃志》中写道:“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只有)以其为则(准则)。</p>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材料中“其”指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活字印刷术D.火药2.“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文明成果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造纸术B.圆周率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3.《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据此推知,驿传的设置()A.扩大了元朝的疆域B.使元朝实现了统一C.推动了经济的交流D.与行省制关系密切4.宋元时期的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元朝时进入鼎盛时期的是()A.海上丝绸之路B.陆上丝绸之路C.冰上丝绸之路D.草原丝绸之路5.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外航程远至美洲B.海上丝路初步开辟C.陆上丝绸之路受阻D.驿站发达遍布全国6.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C.城市中出现固定娱乐场所“瓦舍”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7.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做“砲”,而到了宋代出现了“砲”和“炮”两字并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宋代时A.我国发明了火药B.火药广泛用于军事C.欧洲火器传入中国D.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8.宋代涌现出一大批博学善文、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把中国古代科学带到了灿烂辉煌的小顶峰。
下列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毛诗笺》B.《齐民要术》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9.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由此推断A.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B.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C.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10.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自中国人将其发明的指南针奉献给全世界以来,“中国”一词再次与“导航”连在一起。
下列成就和“指南针”出现在同时代的有①造纸术②火药③活字印刷术④交子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判断题二、判断题11.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12.元朝的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数学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编制有《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