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堂作业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堂作业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p>【★】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社会的动荡B.大运河的开通C.自然环境的恶化D.北方人口的南迁2.袁隆平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被人们永远怀念。

两宋时期,具有直接类似贡献的是()A.大运河的开通B.筒车的使用C.占城稻的推广D.茶树的种植3.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化的幅度小于北方,而且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的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得益于()A.北方人口的南迁B.先进技术的推广C.良好的生态环境D.政府政策的支持4.《宋书產食货志》记载:“大中祥符四年(1101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A.北宋对外贸易以农业为主B.张贴榜文的可能是地方通判C.经济重心南移到福建一带D.北宋政府对南方农业的重视5.如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

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

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6.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业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地方是()①广州②泉州③杭州④明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宋仁宗景祐年间,下诏规定:“天下士庶之家,凡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毋得为四铺作、闹斗八。

”学者李永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的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向街开门、沿街置铺,不再被视为违章建筑。

”由此可见,宋朝对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的管理制度是()A.市坊分开B.市坊混合C.市中无坊D.坊中无市8.宋朝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提到宋与西夏交战时的一段情景:“(岷州、河州)五月,寒甚,换棉衣、毛褐、絮帽乃可过。

”由此可见()A.宋朝人已经开始穿棉衣来过冬B.棉是宋朝人过冬的唯一衣料C.宋朝时穿棉衣过冬已全国普及D.只有交战时军人才能穿棉衣9.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时的()A.重要粮仓B.著名瓷都C.著名大商港D.丝织业中心10.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先生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