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宣讲材料心得体会汇编 20242024《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宣讲材料《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宣讲材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汇编汇编第一篇: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宣讲材料第一篇: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宣讲材料近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七百八十一号),将于2024年9月1日起生效实施。</p>2024《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宣讲材料心得体会汇编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处分条例》”)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的立法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过程中的一项具有指标性的措施,因此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处分条例》出台的背景和目的一、《处分条例》出台的背景和目的(一)《处分条例》的出台是《政务处分法》的授权2020年出台的《政务处分法》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纳入“公职人员”范畴进行监管,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政管理。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经营管理机制和主体特殊性,《政务处分法》授权国务院及其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的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事宜作出具体规定。

(二)《处分条例》的出台是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阶段在制度上的补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的启动。

其中要求加快完善法律制度,“推动修订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研究制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机制法律制度。

2023年制定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

随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正如“司法部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负责人就《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答记者问”中提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规定散见于各行业领域法律法规文件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中,国家层面没有对处分的程序作出专门规定,因此,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事宜制定统一的规范。

(三)国有企业有其特殊的管理体制《政务处分法》核心内容是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其中关于政务处分的种类、适用的规定也可以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行为,但处分的程序、申诉等适用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也就是说由监察机关作出的是政务处分;由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作出的是处分,《政务处分法》实行的是双重处分体系,监察机关和任免机关均可以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启动调查并决定处分。

首先,各级、各类国有企业内部处分机制不完善,且并不统一,容易造成处分规则适用的不统一,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出现;其次,国有企业一般适用《公司法》,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规范运作,在人事管理上,还需要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与公务员管理制度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适用《政务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