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p>关于全县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汽车进入家庭,城市小区“停车难”已经成为发展之病、民生之痛,线下线上反映强烈。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XX县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全县57个小区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同物业、业委会、社区座谈交流等方式,摸清现状、剖析原因、探索路径,为城市治理贡献“XX方案”。

一、问题表现及其原因近年来,XX县坚持前瞻思维、问题导向,探索实施智慧停车、“皖美红色物业”创建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但城市小区“停车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小区“停车难”集中分为三种类型:老旧小区车位不足。

老旧小区车位不足。

长期以来,XX县住宅小区执行车位比(即小区“总户数”与“车位总数”之比)均在1:0.8以下,近年来才逐步提高到1:1.5。

现有小区车位总数26615个,小区现有机动车登记数量为38070辆,车位缺口11455个,约相当于每3辆车仅有2个车位,车位缺口非常大。

新建小区车位浪费。

新建小区车位浪费。

XX全县有12个小区地下车位使用率在50%以下。

个别小区地下停车位配套设施缺失,使用不便;部分小区车位租赁、销售价格过高,还有个别地下停车位的产权不明晰,导致地下车位出现大量闲置。

车辆停放管理不当。

车辆停放管理不当。

部分小区虽然车位相对充足,但由于缺乏完整、系统的停车管理体制,物业公司没有及时有序引导居民车辆停放,导致“停车难”现象频发。

且当前“执法进小区”机制不完善,住宅小区车辆停放缺少管理执法单位,小区乱停车等“乱象”面临“无法可依”“无人敢管”的尴尬局面。

二、治理措施和成效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XX县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小区“停车难”治理落地见效。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用制度创新来破解。

用制度创新来破解。

本着小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目标、交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形成《XX县住宅小区“停车难”综合整治工作方案》《XX县城区物业住宅小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确定总体目标为:形成以扩建停车位、盘活闲置停车位、管理规范停车为主的停车供应管理格局,有效改善小区“停车难”问题;远期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推动停车发展的社会化、产业化,实现住宅小区停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强化车位供给,用延展空间来破解。

二是强化车位供给,用延展空间来破解。

积极扩展增量,充分结合小区改造工程,通过减绿增位等方式,增加小区停车泊位4430个;与小区周边环境改造项目充分融合,改造拆迁空地等公共资源,结合智慧停车项目,新建社会公共停车场5处。

持续释放存量,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议价协商、宣传引导等措施,降低地下车位使用价格。

目前已完成3个小区的议价协商工作,将地下停车位租金价格从1440元―1620元/年降至840元/年,地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