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新项目申报材料:让“四史”教育融入城市血脉、将家国情怀植入群众心田 -1-让“四史”教育融入城市血脉、将家国情怀植入群众心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xx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针对当前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宣传不够、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缺乏开展红色教育的平台师资等共性问题,xx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凭借建党百年东风,创新突破“四个围墙”,将xx建设成为随处可学、随手可听、常学常新的“四史”教育平台,让“四史”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形成了红色引擎赋能绿色发展大格局。</p>
一、突破平台“围墙”,打造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综合功能服务区。
(一)集成化建设。
冲破“一校一址”的传统思维,建成集新区党校、行政学院、老龄大学、人才研修院、海岸书房等8个功能板块于一体的“xx新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综合功能服务区”,在全国各级党校当中别具一格。
(二)常态化运行。
构建“党委领导、组织统筹、国企运营、社会保障”机制,在不新增编制的前提下,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度成立新区党校并常态化运作。
与xx、xx、xx等院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研发课程、共享教学资源。
(三)开放化服务。
不仅注重物理空间的开放式、无围合,更是将“校区”的教育资源、“街区”的文化资源、“片区”-2-的后勤资源、“社区”的党群资源、“景区”的山海资源整合集中,实现“五区”融合,居民游客可自助预约场地、预定服务。
二、突破师资“围墙”,建立多元化师资矩阵。
(一)突出理论提升。
聘请20多位中央、省委、市委党校及其他知名院校党史党建专家为客座教授,组建“四史”教育智库,牵头承担课程研发设计、教师培训重任,对标全国党员干部培训一流标准,指导提升新区红色教育工作质量。
(二)突出具体实践。
挖掘培养新区60多位处科级干部、社区书记、新区杰出人才代表等作为兼职教师,立足自身工作实践,持续为现场党课加入生动案例,让党课更加原汁原味、更具本土特色。
(三)突出红色传承。
聘请东纵老战士、革命后代作为兼职教师,在讲述红色记忆的同时,带领辖区青少年学党史、讲党史、成为小小讲解员,让动态的师资培养体系与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有机结合。
三、突破空间“围墙”,研发现场教学精品党课体系。
(一)党课主题突出时代性。
找准新区红色历史与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结合点,把握好“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关系,联合研发首批8堂现场教学精品党课,有机串联32个现场教学点,围绕达到传授知识、讲清道理、情感触动、思想升华4个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打造有历史厚度、有理论高度、有现实意义的党课产品。
(二)党课载体强调现场性。
线下线上并行建设、整体提升。
线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升级展馆展陈、还原历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