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讲党课稿-强化宗旨意识 联系服务群众 —1—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宗旨的解释是主导思想,主要旨趣;意识的解释是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p>
宗旨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在心理上紧紧围绕主导思想展开的意识觉悟。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
总结这种经验,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将这两者放在一起作为一次研讨,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建学习的必然要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条件的丰富,我们对物质追求提高了,对权力的欲望增强了,社会上的为官不为民做主,腐败现象成了所面临的恶疾,如何去除,如何使与群众血浓于水的亲情不断,要做的就是根子和骨子里的宗旨意识要扎根发芽成大,而不能如杂草任其荒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成员,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政府和党为人民履职服务,心念的应是职责,应是服务的精神。
从事了二十几年的人事工作,我所理解的是人事工作无小事,—2—是身系每一个人的生活、命运、人生、衣食住行的大事,我们的工作将面临更大范围的基层百姓,人民群众。
我所理解的人社工作是一个普通人从孕育到死亡,到去世后的家属慰问安排,这些都和人社工作密切相联,从医保、农保到社保,从人员入职到创业就业到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到工资福利兑现,到退休发挥余热,每一步每一个关口都牵涉人社部门各个科室、各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份工作职责,这是一份最接地气的工作,离不开群众,离不开宗旨,离不开心中的目标,离不开我们党在几十年前就确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标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牢记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
“接接地气,充充电。
”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是从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资料中节选的一句话。
党的群众路线,大家耳熟能详。
抱朴守拙,不忘记初心,保持一种原始心态。
中国人一向信仰人性本善,那在成长的过程中,是环境、是利益,还是个人的感悟,让我们不时偏离本心。
所以在人性和党性的修炼中,不忘记初心,强化宗旨意识,时刻修正自我,这是我们党性和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我们就不只是一个大写的人,更是响当当的共产党人。
在个人自我修复和完善中,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要反复强化,牢刻于心。
共产党的艰苦历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历史纪年中渐行渐远了,随着生活的优越,我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我们的艰苦朴素精神,我们的视历史使命高于生命的精神也淡了,我们的视自己为公仆、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