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用好主题教育“重要抓手” 让“四下基层”焕发时代光芒 研讨发言:用好主题教育“重要抓手”让“四下基层”焕发时代光芒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服务人民的重点,也是干部历练的场所。</p>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
经过35年的传承接力,“四下基层”已上升为典型经验,扎根八闽、推向全国。
如今,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正被不断学习推广、深化运用。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
一、全面理解“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由一般号召到面对面号召,着力教育引导、组织动员群众,有效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调查研究下基层”,从机关大院到基层一线,着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之中,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信访接待下基层”,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实现了信访工作的根本性转变,推动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现场办公下基层,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助于拉进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的距离。
“四下基层”是一套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工作机制。
调查研究下基层可以为现场办公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现场办公再根据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做出实践的回答,从而破解发展中的问题,调查研究下基层所搜集的典型可以成为政策宣传的生动案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可以解开群众思想的疑惑,从而减轻了信访工作的难题,信访接待下基层所取得的实效又是最好的政策宣传。
可见,四个方面提纲挈领、环环相扣,既谋一时、谋一域,也谋一世、谋全局。
二、深刻认识“四下基层”的时代价值35年来,习近平同志倡导的“四下基层”在全国各地广泛践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四下基层”仍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一)“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
“四下基层”是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框架中展开的,因而决定了蕴含其中的每一环节都必然包含并贯穿着人民的元素。
因此,其实质就是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通过“四下基层”,党员干部能设身处地为基层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同时,到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的地方,疏导群众情绪,协调矛盾纠纷。
(二)“四下基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生动示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关乎信息和决策、联结党心与民心,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通过“四下基